粗心这个词在学生身上用得最多。考试、作业、日常做其他什么,都会有粗心出现。但,就学生而言,考试中的粗心几乎是逢考必现的。临近中考[微博],想来不少父母[微博]也在为孩子爱犯粗心而伤脑筋,其实要尽可能降低粗心出现的频率,就需要剖析粗心真的是什么原因,才能找出解决的方法。
粗心大致可以分成两类,一是真的粗心,另一是托词。解决托词的方法暂且不讨论,这个其实也无法。解决真粗心才是大家关心的,这里大家将粗心细分,只有找到粗心真的是什么原因,才能真的解决问题,让考生在中考时防止因粗心而失分。
计算错误。这是最容易见到的,解决方法当然是提升计算准确率。对于程度相对较好的学生,计算错误又可以分成两类,一类是口算错误,另一类是在固定的数字计算方面存在含糊,表目前学生遇见某两个数在一块的加减法,速度就减下来,而且特容易算错,譬如6+8、16+8、16+18、56+28当然也有孩子把165与156都记成了90。
试题中部出错。同样的问题,出目前前10题很好,而假如出目前18~20题就错。不一样的地方,错误率就不同,这是考试方法范畴的问题。
审题错误。最容易见到的如把选择不正确当成选择正确答案,所以选择时当然会错,类似错误一犯再犯。这个一般不太引起看重,由于孩子会,只不过考试时出错。但越是要紧考试这种的错误越多,就不可以不着手从考试方法上解决了。
看重程度不同而出错。同样的问题,在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很好,在选择或者填空题错,这个和孩子的心态有很大关系。难点、大题,孩子的开心程度高,也看重,就认真做。这样的情况需要花力气转变孩子对于考试试题的怎么看。
似是而非题出错。这个跟孩子定义、考虑问题的全方位程度有关。譬如选择题(四选一)时,总能迅速排除两个非正确答案,剩下两个没办法确定时随机选择或者做出选择却出错。这个需要系统练习,加大考虑问题、排除干扰的能力。
因考试方法出错。譬如考试时先做哪题,后做哪题,顺序不一样的时候,错误率是不同的。还有,两个小时的考试,孩子在前一个小时和后半个小时精力比较集中,中间部分错误率明显增加。这样的情况下,应帮助孩子剖析试题结构、困难程度分布、解题顺序、精力分配。解决了这个问题,成绩立刻就有提升,但此后就不会再如此明显了。迅速提分的宣传,跟这种现象的存在有非常大的关系。
考试时心慌、时间不够出错。这样的情况跟粗心关系不大,是孩子没自我管理的能力。辅导这种孩子的过程,孩子是要受一点苦的。由于目前的孩子被照顾得太过周全,所以自己管理我们的事没经验,管理时间、学习过程也是这样。所以这种孩子,要给他制定一下计划,帮他初步打造管理我们的能力,可以自己去面对考试,并且通过练习提升他的做题效率和学习成效。在做这种练习的时候,需要父母配合,如此成功率高中一年级些。
以上粗心的种类,父母可以对照着察看一下我们的孩子,上面的问题解决之后,真粗心还会存在,但没了假象的干扰,孩子的差错率也就回到了可以同意的范围了。无人不犯了错误,无人不因粗心犯了错误。大家要做的,是帮孩子减少粗心的频率而已。